事情發(fā)生在岳陽,時間:2013年11月5日17:50-18:33,相關(guān)人物:我,券商朱姐,財務總監(jiān)付總,項目經(jīng)理肖明明。
17:50下班后,財務人員告訴我們可以去食堂吃飯了,且司機姚師傅會跟我們一起吃,當時朱姐要跟付總討論問題,但因為付總正在忙其他事情,所以朱姐讓我們先去食堂,并表示會下來吃飯。我跟項目組成員劉珊珊到食堂之后,食堂開始上菜,不到15分鐘菜就上齊了。我們考慮到朱姐可能正在跟付總討論問題,不方便打電話過去詢問,實則我們也沒有朱姐的電話。于是又等了15分鐘,肚子咕咕的叫,餓得人發(fā)慌,才開始想辦法問項目經(jīng)理肖明明要朱姐的電話,又被告知,項目經(jīng)理的手機里也沒存朱姐號碼,名片在電腦包里,電腦包又在車上。忽想起可以打付總的電話,手機里也沒有付總的電話,又問項目經(jīng)理付總的電話。撥通付總電話之后,才得知朱姐已經(jīng)在回長沙的路上了。
這次溝通不暢的原因有兩個:
第一個是溝通準備沒有做好,電話號碼沒保留。跟朱姐在一起共事已有5-6天,完全有時間有機會索要對方的電話號碼,且當天下午去食堂之前,也可以詢問朱姐的電話號碼。付總的電話其實手機短信里面有保留,但之前并未確認號碼的主人是付總的。
第二個是礙于溝通,在菜上齊之后,礙于詢問電話的麻煩跟借著撥打催問電話不禮貌的借口,繼而選擇等待,實則是懶于溝通的一種表現(xiàn)。
溝通不暢,真的可以讓人餓得發(fā)慌。。。。
業(yè)務三部
徐漾